|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专题报道 档案查询预约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法治日报》三版头条报道:解决涉医矛盾纠纷“疑难杂症” 哈尔滨南岗法院成立医疗纠纷法官工作室促进医疗行业规范管理

发布时间:2024-04-11 15:20:01


哈尔滨南岗法院成立医疗纠纷法官工作室

促进医疗行业规范管理

 

       □ 本报记者  张 冲
              □ 本报通讯员 公丕潜    

 

美容院里割双眼皮,术后失败,美容院人去楼空;退休老人患上传染病,质疑血源有问题;亲人患病离世,怀疑医院打错针……医疗纠纷始终是矛盾排查化解领域的疑难杂症之一。

2023年初,40岁的常鹤履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院长,他发现南岗区不仅地处哈尔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中心,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疗中心,全区各类医疗机构900余家,涉医矛盾纠纷复杂多发。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能动履职,2023324日,南岗区法院在哈西法庭挂牌成立全省首个医疗纠纷法官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

成立一年来,工作室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受理各类医疗纠纷案件158件,审结77件,调解撤案39件,电话回访全覆盖,推动当事人调解成果及时兑现,自动履行率达100%,实现零强制执行

数据支撑 协同治理


今年年初,哈尔滨市民刘小姐在南岗区一家私营医疗美容机构做了双眼皮切开术,术后引发炎症,眼睛红肿长期不消,一直未见好转。刘小姐到工作室进行咨询,法官张雪了解情况后,依托信息共享平台与该美容机构负责人取得联系,通过微信沟通、耐心劝解,双方最终达成书面调解协议且当天履行,一起纠纷化解在诉前,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扩大。

美容美甲店里割双眼皮、酒店客房里打瘦脸针等情况屡见不鲜。张雪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一些爱美人士轻信商家口头承诺,手术失败后商家人去楼空的情况比比皆是。

针对这一现象,常鹤要求工作室加强与医疗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医疗机构的协作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医患纠纷化解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搭建医疗纠纷信息共享平台。

因此,工作室在成立之初就构建风险联防联控网络体系,以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

借用外脑优化资源

智囊团、人才库,是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践行的有力支撑。

工作室负责人、哈西人民法庭副庭长蒋月姣告诉记者,针对医疗纠纷案件专业特点,哈西法庭及时建立医疗纠纷专家库,吸纳高校教授、医疗专家、鉴定机构专业人员等各类人才24人,组建医疗纠纷专家库,引入医学专业力量,化解医学专业问题,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2023年,年仅16岁的韩某因误食有害物质导致身体不适,在乡镇医院采取急救措施后转到南岗区某三甲医院,仍然不见好转。随后韩某又转到北京市某医疗机构,岂料病情恶化,不幸离世。韩某母亲悲痛欲绝,在查阅儿子医疗档案时发现,在哈尔滨就医过程中输血袋标签为B型,与儿子的A型血液不符。韩某亲人怀疑输错了血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遂向法院提起数十万元的医疗赔偿诉讼。

蒋月姣启动专家库辅助办案,并调取韩某入院期间的所有病例证据,通过相关学科医疗专家分析,确认不存在错用血袋情况,而是血袋运输过程中其他相邻标签脱落所致。法官释法明理、专家解惑答疑,韩某亲属最终决定撤销高额赔偿请求,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据悉,截至目前,工作室通过咨询专家库专家意见,已成功化解医疗矛盾纠纷6件。

关口前移 巡回治理

在常鹤看来,工作室应该将多元化解力量进一步延伸到诊疗中”“病床前

为此,工作室在辖区4所重点三甲医院挂牌设置医疗纠纷巡回法庭,组建咨询、调解、诉讼一诊通办专业团队。

哈尔滨市退休老人在体检中发现感染了传染病,怀疑是2019年在南岗区某三甲医院就医过程中输血导致。

20234月,医疗纠纷巡回法庭受理该起案件。法官纪帅兵根据原告申请调取了血浆捐献者的信息以及预留的血液样品,并协调血液中心、疾控中心、鉴定机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等,最终确定病毒来源并非医院和血库。

工作室成立以来,医疗纠纷案件平均鉴定周期同比缩短97天,通过诉前鉴定机制,成功调解案件12件。纪帅兵告诉记者,哈西法庭建立了诉鉴对接绿色通道,目前已与北京、上海、重庆的4家权威鉴定机构建立绿色通道,形成了定点速鉴制度。

南岗区法院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坚持案件办理与诉源治理协同推进,综合发挥司法建议、示范诉讼等源头促治作用,预防类案高发。规范血源运输管理、清理医美机构乱象、加强从医人员警示教育……”蒋月姣介绍说,工作室还结合办案实例,将医疗行业存在惯性问题、类案问题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多份司法建议,促进医疗行业规范管理。

 

来源:法治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