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专题报道 档案查询预约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医疗纠纷法官工作室普法“3.15”特辑—— 变美请勿“搭错车”

发布时间:2024-03-19 13:56:15


是否也为容貌焦虑过?

是否也考虑过用医美技术改变自己?

行动了吗?

爱美的刘某就摊上了闹心事儿!

  近日,刘某在哈市某美容机构进行眼部美容手术,术后眼睛红肿长期不消,产生炎症一直未见好转。这可急坏了刘某,可当她找该美容机构时,美容机构早已人去楼空。刘某到南岗区法院医疗纠纷法官工作室进行了咨询,法官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多方查找,积极与该美容机构的负责人取得联系,通过微信沟通、耐心劝解,双方最终达成了书面调解协议且当天履行,一起“美丽闹剧”化解在诉前,避免了双方矛盾的进一扩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请爱美的你收下这张“法治药方”

  心有所动,行有所止,

  切记做到“两查看一留存”

  一查看美容机构的医疗资质

不去宾馆酒店、民居住宅等场所,接受无照无证医疗美容服务。《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美容机构必须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展开执业活动。可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网站查看企业的公示信息,”“齐全才是正规美容机构。

  二查看医生的职业资格

穿白大褂的不一定都是医生。进行医美项目之前,请确认美容医生是否具有执业资格,消费者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查询医生执业注册的信息。同时实施美容项目的主诊医生,还应具备从事相关临床科学工作经历,且经过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

  三留存诊疗记录

  消费者在接受美容服务前,要签订美容协议,术前应详细了解诊疗风险,仔细阅读风险告知书、知情同意书,可以向医疗机构索要病历、保留好术前、术后照片、沟通记录、服务合同、手术过程中医师签字的单据等,避免权责不清引起纠纷。

  工作室法官温馨提示:

  建议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谨防落入美容陷阱。

当前医疗美容行业预付卡情况较为普遍,请消费者谨慎选择资质健全、规模大、信誉好的机构,使用预付卡的金额不宜过高、周期不宜过长,详细了解预付款消费服务内容等条款,不能只听商家口头承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