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提能力、转作风,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这一年,我们优环境、护企业,主动服务保障发展大局
这一年,我们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这一年……
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即日起,我们推出“回眸2022——南法这一年”宣传专题
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展望充满期待的2023
让我们,即刻出发!
立案庭
2022年,立案庭在院党组的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协助下,全庭干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服务态度,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坚持抓好本职工作,全庭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收案情况
2022年,立案庭继续做好收案工作。对于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争取做到当天交、当天审、当天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充分运用智慧审判系统,以网上立案、邮寄立案为主,满足当事人诉讼需求。同时,加强对新案由的识别和应用,受理债权人代位析产,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等新增加的案由纠纷,运用新规定更好的满足了当事人多元诉讼需求。2022年,共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44286件,新收执行案件19370件。
二、诉讼服务情况
按照“一站式”诉讼服务要求,立案庭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和工作标准,定期组织全庭干警开展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每周召开庭务会,总结一周工作整体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员额法官孙子淇等7名干警参加“青年法官讲坛”向全院干警讲解了诉前调解、财产保全等业务知识。
为落实便民要求,在诉讼服务大厅采用展示宣传板、发放宣传册、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将案件办理流程、诉讼风险提示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外进行宣传。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引导当事人,树立起平等、为民、务实、谦和的工作态度,切实履行“四零”承诺。
12368诉讼服务热线耐心接听当事人来电,做好案件查询、咨询、投诉等工作,努力当好当事人与法院沟通的桥梁,满足当事人司法需求。2022年,共接听群众来电17613次。
三、诉前调解工作
为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力推进诉前调解工作,立案庭在案件分流过程中,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结合双方当事人意愿,将部分案件导入诉前调解程序,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2022年3月1日,与哈尔滨市中和人民调解工作室签订《关于联合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三进”工作进程。2022年6月17日,与黑龙江省银行保险业消费争议调解中心签约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并建设“银保调解中心诉调对接服务站”,进行“总对总”委派司法确认。同时主动加强与公证处、仲裁委、司法局、保险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沟通配合,为下一步深化诉前调解工作打下基础。
四、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按照诉讼服务中心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审判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汇聚数据、服务审判的功能,为审判工作做好分析研判。通过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积极应用已建成并使用的操作系统,实现平台与审判系统的有效互动,通过诉讼服务质效评估得分反映诉讼服务、智慧诉服、分调裁审建设和审判管理水平,2022年,诉讼服务质效得分93分,实现了应得尽得。
五、诉前财产保全工作
本年度,立案庭继续加大诉前财产保全工作力度,本着能办则办、能保速保的原则,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立案之初就得到了有效保护。2022年,共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案件121件,有效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为后续审判和执行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六、涉诉信访工作
立案庭在做好法治宣传的同时,积极拓宽信访渠道,设立院长信箱、公布信访专线电话,努力做到及时了解、快速传达、积极排查、全力化解。对于申诉、上访的当事人,争取让他们气冲冲而来,心平气和而去,逐案形成信访卷宗,分析上访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做到“一案一报告”。2022 年,共接待群众来访 192 人次;按标准化解第二批重信重访治理案件 16 件;转交并办结各类来信 154 件、各平台投诉 289 件。真正让信访投诉事项得到妥善处理。
七、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立案庭积极响应号召,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共下沉干警200余人次。2022年3月,立案庭庭长姚波带领干警张博洋、杨明在隔离宾馆参加防疫工作15天;2022年4月,干警张博洋、王滨壮参加王岗镇防疫工作14天;2022年11月,金静法官带领干警修明月、薛晶晶在隔离宾馆参加防疫工作15天。

